.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人鬼情未了主題曲~Unchained Melody《無盡的旋律》

在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 是萬聖節(Halloween),亦是"番鬼佬"之所謂鬼節(傳統是在當天晚上打扮得「鬼」模「鬼」樣,愈嚇人愈好。)...為了"應節", 趕忙找來經典"鬼"片~《人鬼情未了》之主題曲~Unchained Melody《無盡的旋律》(有譯《奔放的旋律》)與大家欣賞:



Unchained melody
  
Righteous Brothers


Oh! My love, my darling
I hunger for your touch
A long, lonely time
And time goes by, so slowly
And time can do so much
Are you still mine?
I need your love
I need your love
God speed your love to me

Lonely rivers flow to the sea, to the sea
To the open arms of the sea
Lonely rivers sigh, wait for me, wait for me
I'll be coming home, wait for me


奔放的旋律
  
正義兄弟二重唱


噢!吾愛,親愛的
我渴望你的觸摸
在漫長、寂寞的時光裡
時光緩緩的流逝
而時光無所不能
你仍屬於我嗎?
我需要你的愛
我需要你的愛
上天為我將你的愛加速前進

寂寞的河流向大海
流向大海敞開的懷抱
寂寞的河嘆息道:為我等待
我將回來,為我等待

資料來源:http://www3u.homeip.net/lyrics/show.php?fname=u01


主唱經典金曲《無盡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的二人組合是正義兄弟(Righteous Brothers),成員是Bobby Hatfield及Bill Medley。Righteous Brothers六三年推出首張大碟,翌年以《You've Lost That Lovin' Feeling》紅遍樂壇,此曲更成為電臺史上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之後一曲《Unchained Melody》再把二人的事業推上高峰,這首金曲九○年被電影《人鬼情未了》選為主題曲,唱至街知巷聞,原唱者正義兄弟三十年前的版本和90年再次錄音的版本並且雙雙進入美國暢銷排行榜,受喜愛的程度令人咋舌,併為二人帶來格萊美獎提名。

然而,Righteous Brothers成員鮑比-哈特菲爾(Bobby Hatfield)在2007年8月19日約七時被發現倒斃在密歇根州的Radisson Plaza酒店房內,享年六十三歲。 Bobby原定與另一成員 Bill Medley在當晚七時半舉行演唱會,事前他留在酒店房間休息,但酒店員工致電喚醒他時卻未獲回應,其後工作人員進入其房間才發現他已去世。負責人在演唱 開始前二十五分鐘宣佈取消演唱會,而痛失拍檔的Bill據知現時情緒幾近崩潰。

*************************
另外,找到一中文搞笑版,大家也不防笑笑: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500 Miles 幾乎是最多人翻唱之民謡經典

當「Peter, Paul and Mary」之Mary Travers在今年9月17日離世,人們會說,《500 Miles》之女歌手走了...可想而知,《500 Miles》已成為「Peter, Paul and Mary」之代表歌曲之一...

其實,《500 Miles》 真正之作曲者是誰,至今仍未能被確認. 有說這是一首美國南方山林地帶的音樂,被稱為“山地民謠”,有說是「Hedy West」寫的 , 因為它第一次正式面世是出現在1961年3月21日, Journeymen之處女專輯內,標題為 "John Phillips and Hedy West." 「Hedy West」海蒂瑋斯特是一個歌手及五弦琴手, 她來自North Carolina 之民歌演唱家庭,有說她是從祖母口中聽到此歌;所以,可能是她把此歌重新整理, 使之得以廣泛流行. 從而被認為是此歌之作者...



這首歌描述異鄉遊子在窮困潦倒的無奈的心情, 它樂調簡樸,詞義平易近人,加上濃郁的鄉土氣息,使人有一種莫名的舒適與親切感。六十年代美國的民謠復興時期中,稍有名氣的團體或歌手幾乎都唱過,可見它有多受歡迎。迄今為止,如果Beatles的《Yesterday》是被翻唱次數最多的獨唱歌曲的話,這首《500 Miles》,則完全有可能是被翻唱次數最多的多重唱歌曲。

「Kingston Trio」是第一隊在1962年2月之演唱會內演繹《500 Miles》並收錄在現場錄音大碟內:


而把此歌掀起熱潮的是「Peter, Paul and Mary」, 《500 Miles》被收錄在1962年5月之處女大碟內,三重唱的版本,字正腔圓、和聲優美, 使人一聽到《500 Miles》,就聯想到她們, 或看到她們的新聞, 都想起《500 Miles》:


請聽Bobby Bare 的《500 Miles Away From Home》,內容是與現在是點不同, 因為, 他在1963年把此歌重新編寫:


當然, 翻唱此歌的,大有人在, 包括Sonny & Cher, The Hooters, Reba McEntire, The Seldom Scene, The Spies of Life 及其他樂隊...

且聽The Hooters之另一種演繹方式:


相信, 大家絕不會忘記, 另一隊把此歌唱到很多人誤會是他們原唱的Brothers Four:


(資料來源:http://users.telenet.be/davidneale/elvis/originals/list1.html & http://en.wikipedia.org/wiki/500_Miles)


******************************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Lord , I'm one. Lord , I'm two
Lord , I'm three. Lord , I'm four
Lord ,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Lord ,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Not a shirt on my back
Not a penny to my name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way
This way, this way
This way, this way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way

如果你沒趕上我搭的這班火車
你應該明白我已經走遠
你可以聽見火車在一百哩外的汽笛聲
一百哩外,又一百哩........
一百哩外.,又一百哩.......
你可以聽見火車在一百哩外的汽笛聲

上帝,我已離家一百哩、二百哩
上帝,我已離家三百哩、四百哩
我已經離家鄉五百哩遠
遠離家園,離家園愈來愈遠.......
遠離家園,離家園愈來愈遠........
上帝,我已經離家五百哩

如今我衣衫襤褸
一文不名
上帝,我不能這個樣子回到故鄉
這個樣子........
這個樣子........
上帝,我不能這個樣子回到故鄉



(資料來源: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lyrics.htm)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Peter, Paul and Mary之反戰金曲(II)~Blowing In The Wind

《Blowing in the wind》是美國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原作者是被公認為民歌一代宗師的 Bob Dylan,不過第一個把它唱紅的卻是 Peter, Paul & Mary三重唱,並且在 1963年奪得全美排行的亞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美國也不例外。戰後的新生代由於不願重蹈父兄的覆轍,建立起了新的價值觀,對於上一代所喜愛的一切,幾乎全盤予以否定,甚至開創了全新的搖滾文化。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介入了這場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派遣子弟兵遠渡重洋,前往越南戰場,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因此美國社會掀起了一股反戰的熱潮。在這同時,民歌也開始在全美各地校園流行起來,許多知識青年不僅利用他們所創作的民歌發表抗議的聲音,更積極的加入示威的群眾運動。

Bob Dylan在傳奇性的民歌宗師 Woody Guthrie啟迪下進入民歌界,很快的以獨特的風格在格林威治村以及各大校園受到注意。1962年四月,他以深具內涵的創作技巧譜出「Blowing in the Wind」的時候,才是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這是他最早的「抗議歌曲」,對人們傳統觀念中「男子漢」的定義提出了質疑,希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性的態度來解決爭端,不要再對世間的不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要再讓無辜的人們繼續喪生在戰火之中。



不過,儘管 Bob Dylan的創作內函受到了肯定,他的歌喉卻實在不討喜,因此他早期的好些作品都是藉由其他藝人的歌聲才成名的,其中又以 Peter, Paul & Mary功勞最大,連續唱紅了好幾首他的作品。



另外,再看看近期(約2008年?)之風采,你可見其演繹更為成熟:



Bob Dylan & Joan Baez 用另一種風格演繹:


****************************

《Blowing in the wind》的歌詞用了英文的rhetorical question(反詰修辭法)帶出訊息,簡潔統一的布局加上精練到位的文字,強而有力地提出對戰爭的控訴。

 例如歌曲的第一段: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配得上稱為男子漢?)

 這種用“How many……”的反詰,貫串全曲,最後的點睛句是“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還要死多少人,他才知道已死了太多人?),把反戰、愛和平的主題,鏗鏘擲地。

================================================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在風中迴盪

一個男人得走過多少路
才被稱為男子漢?
一隻白鴿得飛過多少座海洋
才能在沙灘上安睡
加農砲還得發射多少次
才會被永遠禁止
答案啊!朋友,就風裡迴盪...
答案在茫茫的風裡飄盪!

一座山能屹立多久
才會被沖刷入海?
人們究竟能活多少年
才可獲得自由?
一個人能掉過頭去幾次
假裝他視而不見?
答案啊!朋友,就在風裡迴盪...
答案就在茫茫的風裡飄盪!

一個人得仰望幾次
才能看得見藍天?
一個人得有多少雙耳朵
才能聽見人們的哭泣?
還得有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喪生?
答案啊!朋友,就在風裡迴盪...
答案就在茫茫的風裡飄盪!


****************************

雖然「Blowing in the Wind」的時代背景是越戰時期的美國社會,這首歌後來在 Forest Gump (阿甘正傳) 中也有出現,故事的背景也正式越戰時期,女主角Jenny加入Hippie(嬉痞族),當時的口號就是反戰的love and peace (愛與和平)。但是這首歌的意境卻可以說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同時始終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當東歐與中東各地戰火頻傳、當國人為政府與某些民間企業的不當措施採取激烈抗爭手段的時候,總是令人不禁又想起這首歌曲。解決爭端的方法其實顯而易見,就像是飛揚在風中一樣,只是有幾人肯去傾聽呢?


資料來源:http://www.tacocity.com.tw/abs1984/music.htm